《徐霞客游记》情节跌宕起伏,是一本文笔情节兼顾的小说 |
![]() |
|
黑夜小说网 > 历史小说 > 徐霞客游记 作者:徐弘祖 | 书号:10175 时间:2017/3/26 字数:14503 |
上一章 一十记日游滇 下一章 ( → ) | |
十一月初一⽇晨起,余先作书令顾仆往投阮⽟湾,索其导游缅甸书,并谢向之酒盒。余在寓作晋宁诸柬,须其反命,即令往南坝候渡。 下午,顾仆去,余 ![]() 初二⽇晨起,余 ![]() 果去而即返,洗盏更酌。已而报抚按已至,⽟湾复去,嘱穆声必款余多饮,须其出而别必须等到他从总府出来后再辞别。余不能待,薄暮,托穆声代别而返。 初三⽇晨往阮仁吾处,令促负担人。即从其北宅拜穆声。留晨餐,引⼊內亭,观所得奇石。其亭名竹在,余询其故,曰:“⽗没时,宅为他人所有,后复业,惟竹在耳。”亭前红梅盛开。此中梅俱叶而花,全非吾乡本⾊,惟一株傍亭檐,摘去其叶,始露面目,犹故人之免胄脫去外壳相见也。石在亭前池中,⾼八尺,阔半之即四尺,玲珑透漏,不瘦不肥,前后俱无斧凿痕,太湖之绝品也。 云三年前从螺山绝顶觅得,以八十余人舁yú抬至。 其石浮卧顶上,不经摧凿而下,真神物之有待者。余昔以避雨山顶,遍卧石隙,乌没有睹有此类哉!下午,过周恭先,遇于南门內,正挽一友来顾。知金公趾为余作《送静闻骨诗》,相与同往叩之,则金在其庄,不相值。金公趾名初麟,字颇肖董宗伯,风流公子也。善歌,知音律,家有歌童声伎。其祖乃甲科。⽗伟,乡荐,任江西万安令。公趾昔好客,某奏劾钱士晋军门,名在疏中,黜其青衿焉。其友遂留至其家,割 ![]() ⽗以乡科任沅州守,当安酋困黔省时,以转饷功擢zhuó提拔常德太守,军兴旁午诸事纷繁,独运援黔之饷,久而无匮,以劳卒于任。云客其长子也,文雅蕴藉,有幽人墨士之风。是晚篝灯论文,云客出所著《拾芥轩集》相订,遂把盏深夜。恭先别去,余遂留宿其斋中。窗外有红梅一株盛放,此间皆红梅,⽩者不植。中夜独起相对,恍似罗浮魂梦间,然叶満枝头,转觉翠羽太多多耳。 初四⽇马君留晨餐。恭先复至,对弈两局。以留饭。 过午乃出城,以为顾仆将返也。及抵寓,顾仆不见,而方生已俨然形容庄重而整肃在楼。问:“何以来?”曰:“昨从晋宁得君书,即骑而来送君。骑尚在,当迟一⽇复往晋宁。”问:“昔何以往?”曰:“往新兴,便道晋宁看君耳。”问:“顾仆何在?” 曰:“尚留晋宁候渡。”始知方生往新兴,以许郡尊考満,求雷太史左右之于巡方使君之侧也。雷名跃龙,以礼侍丁忧于家。巡方使为倪于义,系四川人。 初五⽇方生为余作永昌潘氏⽗子书,⽗名嗣魁,号莲峰,丙子科第十名。子名世澄,号未波,丙子轿解元。腾抄写越潘秀才书;名一桂。又为余求许郡尊转作书通李永昌,永昌太守李还素,昔自云南别驾升,与许同僚。又为余求范复苏医士,江西人。转作书通杨宾川。 宾川守杨大宾,黔人,号君山。原籍宜兴人,以建平教中于南场,与又生乡同年也。前又生有书来,然但知其家于黔,而不知其宦于宾。书为盗失,并不知其家之所在,但忆昔年与其弟宜兴总练同会于又生坐。 今不知其弟尚在宜兴否。 怜余无资,其展转为余谋,胜余自为谋也。下午,顾仆自晋宁返,并得唐大来与陶不退书。阮仁吾所促负担人亦至。 初六⽇余晨造别阮⽟湾、穆声,索其所作《送静闻骨诗》。阮 ![]() 以一花之微,而按天行之数,不但泉之能应刻,州勾漏泉,刻百沸。 而物之能测象如此,亦奇矣。土人每以社⽇祭神之⽇,群至树下,灼艾代灸,言灸树即同灸⾝,病应灸而解。 此固诞妄,而树肤为之瘢靥即斑痕凹陷无余焉。出庙,饭于任,返寓。周恭先以金公趾所书诗并赆至,又以马云客诗扇至。阮⽟湾以诗册并赆至,其弟鏳亦使人馈赆焉。迨暮,金公趾自庄还,来晤,知余 ![]() 初七⽇余晨起索饭 ![]() 余遂与吴方生作别。循城南濠西行二里,过小西门。又西北沿城行一里,转而半里,是为大西门,外有文昌宮桂香阁峙其右,颇壮。又西半里,出外隘门,有岐向西北者,为富民正道;向正西者,为筇竹寺道。余乃从正西傍山坡南行,即前所行湖堤之北涯也。五里,其坡西尽,村聚骈集,是为⻩土坡;坡西则大坞自北而南,以达滇海者也。西行坞塍中二里;有溪自西北注而南,石梁横其上,是即海源寺侧⽳涌而出之⽔,遂为省西之第一流云。又西一里半,有小山自西山横突而出,反自南环北;路从其北嘴上一里半,西达山下。 有峡东向,循之西上,是为筇竹;由峡內越涧西南上,是为圆照;由峡外循山嘴北行,是为海源。先有一妇骑而前,一男子随而行者,云亦 ![]() ![]() 其寺⾼悬于⽟案山之北陲边缘,寺门东向,斜倚所踞之坪,不甚端称,而群峰环拱,林壑潆沓,亦幽邃之境也。⼊寺,见殿左庖脍喧杂,腥膻 ![]() ![]() 曰:“前从吴方生案征其所作诗,诗题中见之,知与丰标形象风采不异也。”问其为谁,则严姓,名似祖,号筑居,严冢宰清之孙也。为人沉毅有骨,澹泊明志,与其侄读书于此,所望墙围中静室,即其栖托之所。因留余⼊其中,恳停一宿。余感其意,命题仆往海源安置行李,余乃同严君⼊殿左方丈。问所谓禾木亭者,主僧不在,锁钥甚固。复遇一段君,亦识余,言在晋宁相会,亦忘其谁何矣。 段言为金公趾期会于此,金当即至。三人因同步殿右。循阶坡而西北,则寺后上崖,复有坪一方,其北崖环抱,与南环相称,此旧筇竹开山之址也,不知何时徙迁移而下。其处后为僧茔墓,有三塔皆元时者,三塔各有碑,犹可读。读罢还寺,公趾又与友两三辈至,相见甚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余乃迂从殿南二门侧,曲向方丈。 体空方出 ![]() ![]() ![]() 初八⽇与严君同至方丈叩体空。由方丈南侧门⼊幽径,游禾木亭。亭当坡间,林峦环映,东对峡隙,滇池一杯,浮⽩于前,境甚疏窅yǎo深远,有云林笔意,亭以茅覆,窗棂洁净。中有兰二本二丛或二株,各大丛合抱,一为舂兰,止透二 ![]() 叶比建兰阔而柔,磅礴四垂。穗长出叶上,而花大枝重,亦 ![]() 三人者,各当窗一隙,踞窗槛坐。侍者进茶,乃太华之精者。茶冽而兰幽,一时清供,得未曾有。禾木者,山中特产之木,形不甚大,而独此山有之,故取以为名,相仍已久,而体空新整之,然目前亦未睹其木也。体空恳留曰:“此亭幽旷,可供披览;侧有小轩,可以下榻;阁有蔵经,可以简阅有选择地阅读。君留此过岁,亦空山胜事。 虽澹泊,知君不以膻shān此处指世俗之光,非羊⾁味来,三人卒岁之供,贫僧犹不乏也。“余谢:”师意甚善。但淹留一⽇。 余心增歉一⽇。 此清净界反成罪戾lì罪过场矣。“坐久之,严君曰:”所炊当 ![]() ![]() ![]() 若可止,余辈亦先之矣。“师曰:”君宁澹不膻,不为晋宁留,此老僧所以敢留也。“余曰:”师意既如此,余当从 ![]() ![]() 滇中人皆谓此路久塞,不可行,必仍归省,假道于黔而出遵义,余不信。及濒行,与吴方生别,方生执裾⾐前襟黯然曰:“君去矣,余归何⽇? 后会何⽇? 何不由黔⼊蜀,再图一良晤?“余口不答而心不能自已。至是见体空诚切,遂翻然有不由金沙之意。筑居、公趾辈 ![]() 既别,一里半,下至峡中。令肩行李者逾南涧,仍来路出峡,往海源寺;余同顾仆逾北涧,循涧北⼊,即由峡东向蹑岭。一里,逾岭东。稍东下,半里,折而北,又半里,已遥见上洞在北岭,与妙⾼相并,而路则践危石历巉磴而下。 下险,即由山半转而北行。半里,有大道东南自海源上坡,从之。西北上半里,岭上 ![]() 又稍北,共半里而得中洞。 洞门亦东向,深阔⾼俱不及上洞三之一,四壁亦围转无他岐,惟门左旁列一柱,又有二孔外透为异耳。 余从洞前望往妙⾼大路,自海源由山下村落,盘西山北嘴而西上;洞前有如线之路,从岭北逾坳而西,即从岭头行,可省陟降之烦。 乃令顾仆下山招海源行李,余即从洞岭北行,期会于妙⾼。 洞北路若断若续,缘西山之半,其下皆村聚,倚山之麓,大路随之。余行岭半一里,有路自下村直上,西北逾岭从之。一里,逾岭西,峰头有⽔一塘在洼中。由塘北西下一里,山复环成⾼坞,自南向北;坞口石峰东峙,嶙峋飞舞,踞众壑之 ![]() ![]() 循之行一里,以为当截峡北渡,便可折而⼊寺。乃坠峡西北下,半里涉底,复攀峡西北上,以为寺在冈脊矣,而何以无路?又半里,及登脊,则犹然寺前环峡之冈,与寺尚隔一坑也。冈上有一塔,正与寺门对。复从其东北下坑,半里,由坑底再上北崖,则犹然前坞底缘峡处也。北上半里,冈头有茶庵当道,是为富民大路,庵侧有坊。沿峡端西循坡半人,半里,是为妙⾼寺。寺门东向,前临重峡,后倚三峰,所谓三华峰也,三尖⾼拥攒而成坞,寺当其中,⾼而不觉其亢,幽而不觉其阒,亦胜地也。正殿左右,俱有官舍,以当富民、武定之孔道故。寺中亦幽寂。土人言,妙⾼正殿有辟尘木,故境不生尘,无从辨也。瞻眺久之,念行李当至,因出待于茶庵侧。久之,乃从坡下山。余因执途人询沙朗道,或云仍下坡,自普击大道而去,省中通行之路也,其路迂而易行;或云更上坡,自牛圈哨分岐而⼊,此间间捷径达之路也,其路近而难知。余曰:“既上,岂可复下?”遂更上坡。三里,逶迤逾岭头,即循岭北西向盘崖行。又二里,有小石峰自岭北来,与南峰属,有数家当其间,是曰牛圈哨,东西之⽔,从此分矣。从哨西直下,则大道之出永定桥者。 余乃饭而从岭脊北向行,一里,稍下涉壑,即从壑北上坡。缘坡东北上,回望壑底,西坠成峡,北走甚深。 路东北逾坡,其东犹下滇池之峡也。 又一里半,从岭头逾坳而北。北行一里,再逾一西突之坳,其北遂仍出西峡上,于是东沿山脊行。又北一里半,西瞰有村当峡底,是为陡坡。其峡 ![]() 随之,复从峡西傍西山北行。二里,又转而西,遇一负薪者,指北向从岐下峡中行。将半里,至其底,即清⽔塘之下流也。又从峡西缘坡麓行,细径断续, ![]() 译文 十一月初一⽇早晨起来,我先写信让顾仆送去给阮⽟湾,向他索要导游缅甸的信,并感谢他在前送来的酒盒。我在寓所中写好送到晋宁州的各封信,等顾仆一返回,就叫他去南坝等候渡船。下午,顾仆离去弓我打算进城拜访阮仁吾,让他催促所约定的挑夫,为去滇西作准备。适逢阮穆声来拜访,不久阮⽟湾送信来,约定明天在他家中聚会,于是来不及进城。 初二⽇早晨起来,我打算先去阮仁吾那里,其次拜访阮穆声,最后再去阮⽟湾家,忽然阮⽟湾家来邀请得很急,我于是跟着前来的人先去拜访阮⽟湾。到他家时阮穆声已经先⼊座了,把我请进內室,非常真诚融洽。到了中午,阮⽟湾说:“今天总兵官府中宴请巡抚、巡按,我要到府內去看一看,立即回来,所以专门请阮穆声前来奉陪。,,并且叫两个小儿子出来陪同客人宴饮。阮⽟湾果真去了就立即返回,洗杯再饮。不一会有人报告巡抚、巡按已经来到,阮⽟湾又去了,瞩托阮穆声一定款待我多饮酒,等他回来再走。我不能等候,将近太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初四⽇马云客君留我吃早饭。周恭先又来到,下了两局棋。又留下吃午饭。中午过后才出城,以为顾仆会回来了。回到寓所时,没有见顾仆,而吴方生已经真在楼上了。我问道:“为什么回来了?""他说:“昨天在晋宁州收到您的信,就骑马回来为您送行。马还在,准备推迟一天再去晋宁州。”我间:“原先为什么事去普宁州?"他说:“去新兴州,顺路去晋宁州看望您啊。”我问:“顾仆在哪里?”他说:“还留在晋宁州等候渡船。”才知道吴方生去新兴州,是因为许知府考核期満,请求雷太史为他在巡按面前活动。〔雷太史名跃龙,因为⽗⺟去世、按礼节制度在家服丧。巡按叫倪于义,是四川省人。〕 初五⽇吴方生为我写信给永昌府的潘氏⽗子、〔⽗亲叫潘嗣魁,号莲峰,是丙子年科举试考的第十名。儿子叫潘世澄,号未波,是丙子年科举试考的第一名。〕腾越州的潘秀才;〔叫潘一桂。〕又为我请求许知府写信转给永昌府李知府,〔永昌知府李还素,从前担-任云南别驾,后升为永昌知府,和许知府是同事。〕又为我写信给范复苏〔医生,是江西省人。〕让他转写信给宾川州杨知州。〔宾川知州杨大宾,是贵州省人,号君山。祖籍是江苏省宜兴县人,作为建平县的教官在南场中举,和又生是同年的乡荐。前不久又生有信来,但只知道杨大宾的家在贵州省,却不知道他在宾川州做官。这封信因遇盗遗失,也不知道他家在哪里,只记得去年和他的弟弟、宜兴总练在又生那里一同会过面。现在不知道他的弟弟是否还在宜兴县。〕吴方生同情我没有路费,他展转为我求援,胜过我自己去求援。下午,顾仆从晋宁州返回,并且带来唐大来写给陶不退的信。阮仁吾催的挑夫也来了。 初六⽇我早晨去向阮⽟湾、阮穆声告别,索要他们写的《送静闻骨诗》。阮⽟湾想再留下款待,我用行李已经挑走作为理由辞谢。于是出门叩拜任君。任君是唐大来的妹婿。大来的⺟亲在他家,我一并去问候安否。任君坚决留我吃饭,我于是去和马云客告别,没有遇到,留下诗而往回走。经过土主庙,进去观看菩提树。菩提树在正殿台阶和庭院之间的甫道西边,有四五抱耝,树午往上耸而树枝盘绕覆盖下来,树叶有二兰寸长,和批把树叶相似而没有绒⽑。当地人说,菩提树的花也是⽩中带点淡⻩⾊,瓣花形状像荷花一样,也有二三寸长,每朵有十二片瓣花,碰到闰年则增添一瓣。以小小的一朵花而言,竟然能按照自然运行的规律长瓣花,不只是泉⽔能够和时刻相应和,〔州里的勾漏泉,每刻噴涌一百次。〕而事物竟然能够如此准确地测出天象,也确实神奇啊。当地人每到祭祀土地神的⽇子,成群结队来到树下,点燃艾草熏烤树⼲来代替灸治⾝体,说熏烤树⼲就和灸治⾝体一样,病随着熏烤而解除。这本来荒唐不合情理,但树⽪因此而遍布疤痕,无一处幸免。从土主庙出来,在任君家里吃过饭,返回寓所。周赞产类笋擎臋了烈竖登望路费,以及马云客的诗扇。阮⽟湾送来诗册以及路费,他的弟弟阮憎也派人送来路费。到傍晚时,金公趾从田庄上返回城,来和我见面,知道我要从妹竹寺那里走,就说:。我们明天早晨要把妹竹寺作为柳亭。”我辞谢他说:“您千万不要这样想。明天早晨您还在温柔的睡梦中,我早已快速越过峰顶了,不能等你们了。”这天晚上,许知府也送来写给永昌府李知府的信,只有范复苏的信还没送来。 初七⽇我早早起 ![]() ![]() 笨竹寺⾼⾼坐落在⽟案山的北面,寺门朝东,斜靠在所坐落的平地上,不十分端正、对称,然而四周群峰环绕、簇拥,林木众多、壑沟曲折,也是幽静、深邃的境地。进⼊寺中,只见大殿左边厨房中切⾁声喧闹杂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我在妙⾼寺眺望了一阵,想着行李应该到了,就走出寺去茶庵旁边等候。过了很久,他们才从坡下上来。我于是拉着过路人询问去沙朗的路,有的说仍旧下坡,顺着去普击的大路就到了,是省里通行的路,这条路绕但好走;有的说再上坡,从牛圈哨分出的岔路往里走,是这一带人所走的直达小路,这条路近但难问路。我说:“既然上了坡,怎么能再下去呢?”于是再上坡。三里,曲曲折折地翻过岭头,就顺着岭北面往西绕着山崖走。又二里,有座小石峰从岭北边延伸过来,与南边的山峰相连,两峰之间有数家人居住,这是牛圈哨,东边、西边的河⽔,就从这里分流。从牛圈哨西面直直下去,是到永定桥的大路。我在半圈哨吃饭后就顺岭脊往北行,一里,逐渐下山过沟,然后从壑沟北边上坡。沿着坡往东北上,回头俯视壑沟底部,西边坠下去形成峡⾕,北边延伸得很深。路往东北越过山坡,其东面仍然是通往滇池的峡⾕。又走一里半,顺岭头越过山坳往北。往北走一里,再越过一道向西边突出的山坳,其北边仍然通出西峡⾕边,从这里往东顺着山梁走.又往北走一里半,往西俯视,有个村子位于峡⾕底渭”是陡坡。峡⾕很窄而且又深又陡,这是位置最险要的山村。从岭上顺着山岭往东转,半里,有条路从东边山坳中穿过并直直往西,然后顺着西边的峡⾕下去,这是陡坡通往省城的路,我就跟着这条路往东上。半里,穿到山坳东面,从这里往南顺着山梁走。又往东走半里,逐渐从东北边下到峡⾕中。半里,有一池⽔汇集在道路南边,这是清⽔塘,位于所翻过的山梁北瓦清⽔塘北面则下坠成坑,顺着坑往北下,一里穿过峡底,有条从东边伸过来的大路穿越峡⾕往西北走,这就是从省会到富民县的小路。顺着这条路,又从峡⾕西边沿着西山往北走。二里,又转向西,遇到一个背柴的人,他指点我往北边从岔路下到峡⾕中走。大约半里,走到峡⾕底,就是清⽔塘的下游。又从峡⾕西边顺着坡麓走,小路时断时续, ![]() |
上一章 徐霞客游记 下一章 ( → ) |
徐霞客游记无弹窗是一本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小说,徐霞客游记免费阅读全本小说文笔俱佳、情节跌宕起伏、扣人心弦,徐霞客游记全本下载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 |